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刻不容缓外汇风险防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关键时期,西安将“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列为2023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可谓正当其时,富有前瞻性,极具战略性。
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有助于强化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扎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防线,实现以高水平安全促高质量发展外汇风险防范。但是,风险系谱多样且各种风险易交织形成风险综合体的现实状况,决定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对“风险”“防范”“化解”进行一体化认知,形成正确判断;需要对洞察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一体化设计,确保有效贯通;需要对风险的治理场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一体化部署,汇聚治理合力;需要对风险防控、安全治理、科学发展一体化推进,实现良性循环。
首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前提在“认知”外汇风险防范。西安前瞻性地规划并开展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行动,离不开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形势的正确判断和科学认知。基于此,需要对“风险”“防范”“化解”意涵的“追根溯源”。其一,风险与危险、灾难相关,但是风险并不是危险或灾难,而是表征危险或灾难发生的一种可能性和潜在性。风险可能变成危险或灾难,也可能转危为安、化为机遇,这取决于对各类风险进行防范化解的能力及效果。风险的类型非常多,且具有交织性的特点,不同的风险之间存在着交织作用的“叠加效应”,会加剧风险生成与传导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二,防范指的是预防并加以规范,化解是指转化、消解。防范风险旨在对风险实施事前控制、防止其演变为危险或灾难。化解风险是在风险形成后,消除其影响、限制其后果,阻止其转变为危险或灾难。因此,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求树立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坚持防范在先、预警在先、动态管理,经常性排查隐患、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其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关键在“有效”外汇风险防范。有效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实效体现,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首先在于洞察风险,这就为风险防控提供了前提与依据。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实践中,西安既要下好洞察风险的“先手棋”,也要下好防控风险的“制胜棋”。洞察风险就是要增强斗争的敏锐性,善于深入开展对风险发展形势的分析,尤其要高度警惕概率小而影响大的“黑天鹅”事件和概率大且影响大的“灰犀牛”事件。防控风险通常是防范化解风险的上上策。有效防控风险必须坚持“早防、严防、智防、联防”原则。“早防”意在“防微杜渐”,要求将着眼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段控制和前期处置上;“严防”旨在“安邦固本”,要求坚决清除一切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智防”巧在“依技赋能”,要求依托智能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全时空、全流程、全环境、全要素的风险防控体系;“联防”志在“协同合作”,要求加强统筹部署、整合力量,实现条块协同、区域联动,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
第三,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根本在“治理”外汇风险防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立足风险治理应用场景,注重从补短板、固底板上健全风险治理体系和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彻底消除风险隐患。风险的种类繁多且复杂交织,我们很难在所有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方式中选择最优方案,因此,基于风险存在的“应用场景”来“化繁为简”、寻求令人满意的方案将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应用场景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比如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可以立足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场景去分析风险的类属性及发生机制,进而合理化“注意力”配置以实现有效的治理。从西安开展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治理实践来看,存在着治理场景分类不够科学、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治理能力和治理合力不够强的短板。为此,科学归类治理的应用场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健全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风险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赋能来不断提高风险治理能力等措施,就成为补齐治理短板和加固民心民意底板的必选项。
第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旨归在“发展”外汇风险防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直接目标是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定,最终是为了促进发展。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因此,规划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行动,更要注重危机的转化与化解,即“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要实现这一要求,西安必须充分意识到各类风险挑战的“建设性意义”,要善于将各类风险挑战转化为推动平安西安建设的最佳机遇,善于把各类风险挑战转化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动力,善于把各类风险挑战转化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最好条件。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