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迎年内首降
本报长沙讯 记者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3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外汇准备。
消息一经公布,离岸人民币汇率受到提振一度直线拉升近200点,回升至7.25附近,随后涨幅略有收窄并整体保持震荡外汇准备。
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即商业银行需要将一定额度的美元上交至央行指定的账户中外汇准备。因而,央行此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则商业银行可以自由使用的美元增加,同时对冲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外汇准备。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下一阶段外汇市场形势如何?受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纵观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但汇率预期和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来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一次调整,还是在2022年的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外汇准备。
此前,2022年两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均对应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阶段;而在2021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阶段,央行曾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准备。
“而时隔近1年,央行再次启用外汇‘降准’工具,不仅有利于稳汇率稳预期,也有利于人民币资产价值稳定,缓解外资持续流出的压力,对股市行情与金融市场稳健也有利好效果外汇准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也会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外汇准备。
本次调控政策出手,将对市场预期产生较为显著的引导效应,短期内人民币汇价有望出现明显反弹;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出台节奏、力度,以及接下来的宏观经济走势外汇准备。实际上,此前三项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公布,而后人民币汇价已得到较大提振。这充分说明,当前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是国内经济基本面。
截至2023年7月底,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8218亿美元,此次下调外汇存准率2个百分点,将释放外汇流动性约164亿美元外汇准备。记者李鑫智
存款利率
多家银行下调部分存款利率
本报长沙讯 9月1日一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宣布从9月1日起下调部分定期存款利率外汇准备。本次调整中,大多数银行对活期、三个月和六个月这类短期存款的利率都没有作出调整,调整的利率主要集中在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期,最低的下调了10个基点,最高的下调了25个基点。同期限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股份制银行普遍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国有大型银行,高出幅度在5至10个基点,其中一年期利率最多的高出20个基点。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这六大国有银行的调整幅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中信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调整的项目和六大银行差不多,但利率水平大部分比六大国有银行稍高一些外汇准备。
今天的调整,已经是银行业在一年时间里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外汇准备。去年的9月以及今年6月,大部分银行已经先后两次下调部分存款利率。
对比此前定期存款的降幅可以发现,此轮存款利率降幅更大,下调幅度为10至25个基点外汇准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存款降幅加大可能与部分银行计划下调存量房贷按揭利率有关,因此需要负债端作出更大调整,缓解按揭利率调整对银行息差的冲击。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中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外汇准备。所以对于居民来说,一定要平衡好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追求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高风险;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记者李鑫智
评论